EN 辦公通道
正信專 共創(chuàng)美好生活
01-112024
456
南移仿刺參美人魚發(fā)光桿菌病病原分離鑒定與藥敏分析
摘要:2020年11月,福建霞浦海域養(yǎng)殖仿刺參(Apostichopus japonicus)出現(xiàn)較大面積發(fā)病情況,為確定其病原并篩選可用藥物,本研究分離了南移仿刺參腐皮綜合征病原并對其理化因子、毒力因子和藥敏特性進行了分析。結果顯示,從體表病灶部位分離得到1株優(yōu)勢菌株XP-11,經(jīng)人工感染試驗結果顯示,菌株XP-11對仿刺參有明顯的致病作用,感染后也出現(xiàn)體表潰瘍等與自然發(fā)病相同癥狀。基于形態(tài)觀察、Biolog自動微生物鑒定,以及16S rRNA、看家基因gyrB基因和尿素酶C (ure C)基因序列分析結果,確定菌株XP-11為美人魚發(fā)光桿菌美人魚亞種(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.damselae)。毒力基因檢測結果顯示,菌株XP-11含有溶血素相關基因hlyAch和磷脂酶活性相關基因plpV兩種美人魚發(fā)光桿菌典型毒力基因。藥敏分析結果顯示,菌株XP-11對四環(huán)素、恩諾沙星、復方新諾明等8種抗生素敏感,進一步采用微量法進行MIC值測定結果顯示,恩諾沙星、硫酸新霉素、甲砜霉素、氟苯尼考、鹽酸多西環(huán)素、氟甲喹、磺胺間甲嘧啶鈉、磺胺甲唑+甲氧芐啶等水產可用藥對菌株XP-11的最小抑菌濃度(MIC)分別為0.08、2、1、1、0.06、0.125、4、1.2/0.06μg/mL。研究結果表明,美人魚發(fā)光桿菌美人魚亞種是仿刺參腐皮綜合征的病原菌,其對仿刺參的半致死濃度(LD50)為1.08×105 CFU/g體重。 


返回列表
相關推薦
400-020-8288

郵箱:liyang@liyang-tech.com

地址:廣州市白云區(qū)沙太路京溪橋東側新百佳小商品市場園區(qū)A2棟3、4樓

利洋水產 版權所有 閩ICP備12019196號 網(wǎng)站管理員:administrator@liyang-tech.com